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工作人员李函润和魏薇赴江苏宜兴进行银缕梅的引种和考察工作。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善卷洞附近的人工繁育苗圃基地,并奔赴银缕梅发现地对其野生居群和原产地环境进行了考察。经过一系列的参观、学习和考察后,成功地将100株银缕梅引入昆明植物园,这是西南地区首次对银缕梅进行引种工作,游客有望在今年年底见到这个濒危野生物种。
银缕梅是金缕梅科银缕梅属落叶阔叶乔木,为我国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也是《国家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名录》中的一个物种。
最早于1935年在江苏宜兴善卷洞山坡上采集到该物种果枝标本,随后,银缕梅被金缕梅专家误定为小叶金缕梅,后编入《中国植物志》(1979年版)。长期以来,该物种再未出现过,估计可能灭绝。1988年秋,邓懋彬等学者为编写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重新在宜兴善卷洞采集到其花枝标本。1991年早春,首次看到观察株开花,绝无花瓣,花朵朝下,花丝下垂。经考证其形态特征与北美的金缕梅科弗吉特族植物相一致,但又与该族各属植物有所差异,是一个新属新种,命名为弗吉特族银缕梅属银缕梅,从此改写了《中国植物志》小叶金缕梅的误载。银缕梅,一个被子植物中古老的化石树种重新面世,引起世界植物学界的关注。
随后,对照我国山东三旺第三纪叶和白垩纪孢粉化石,其形态特征完全一致,大约是6700万年前(恐龙灭绝时期)罕见的被子植物活化石树种。这类古老金缕梅科单型属物种起到上承裸子植物,下启被子植物进化演替的作用,并对后期哺乳动物的发展,人类的起源存在着内在关联。这对地质地史、古气候、古生物、植物区系、古地理(大陆板块漂移)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活材料。银缕梅的发现成为开发生态旅游,开展生物教育实习、科普宣传,开辟史前奇观景物的特色物种。该树种木材细密坚硬,比重1.1,属铁木类材质。树姿优雅,春花奇特,秋后叶红、橙、黄、绿、紫,五彩缤纷。病虫害少,抗逆性强,易栽培,是珍贵的特种用材和园林景观植物。
据悉,截至2010年,人工培育的银缕梅种苗累计达5万株,其中选择优良性状个体进入苗圃扩繁;先后在南京、西安、山东、江西、上海、北京等地植物园进行引种驯化和迁地保护工作。银缕梅属于“避让型”生存适应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种群呈群聚状集中分布于近山脊的上坡位(海拔200~300米),立地条件较差,其种间竞争能力弱,它与其他树种的种间竞争是其处于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银缕梅在野外种群零星间断分布在江苏、浙江、安徽、重庆、河南等深山,成年大树总存量只有百余株,多数长势衰弱,面临灭绝危险。目前各地的专家学者正在通过有效的抢救性保护和驯化繁育手段,挽救这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