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2017年风景园林学会年会杨锐教授的ppt图片整理而成,不是单纯的发言稿。
说起杨锐老师,辣可是纯纯的清华学子,看履历表便知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组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园林》副主编
给跪了,妥妥学霸的节奏!
话说杨锐老师当年也曾经是陕西西安的高考状元,为我们陕西西安打call!
今天我们只将他的理论,有空小蚂哥再来给你深扒。
风景园林学是关于土地和户外空间设计的科学和艺术,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由于杨老师多年从事于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因此今天的报告多少有点点深奥,没关系且听我慢慢给你解读。
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图~)
”风景园林“这个词并不是原来就有的,它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要知详情请出门左转阅读小蚂哥“一口气读懂中国园林”
1914年这个专业最早建立于美国的哈佛大学,当时哈佛的校长,也是历任时间最长的一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曾经说过:
“风景园林确实是、或者说已经是最能直接贡献与20世纪人类环境专业,因为它不仅能改善住房、城镇和城市设计,也能够营造和保护和扩展人们逍遥游憩天地间的各种机会。高山和峡谷,山丘和平原,森林和野花荒野,春色与秋痕,以及野生动植物、鸟类频繁出现,正是城市蜗居者需要用眼睛去看、用心灵去触摸的东西。”
听上去很酷吧~但风景园林这个学科在中国可真的是没多长时间~
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
(时隔6年前)风景园林从“三级学科”纵身一跃成为“一级学科”
一级学科就意味着它与“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形成三足鼎立的人居环境科学大团圆
2012年风景园林学成为本科目录内专业
从本科目录外到本科目录内,这也表明国家和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同时发展的中国也带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这也让这一专业背负起了强大的社会责任感。今后可真是所谓“学习风景园林要从娃娃抓起”。
近年来目不暇接的实践需求:
中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小蚂哥觉得可能是厚积薄发),经济的发展或多或少的都会带来有关环境的相关问题,我们的好处是,已经经历过经济转型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这方面的先行者,我们只需要看清楚事实,参考他们的发展经验,因此学科的发展往往带动着理论的建立,风景园林专业的社会角色也要随着转变。
杨锐老师曾经在与哈佛学院与一位教授交流时说过,
“如果风景园林这个专业不是把自己从‘锦上添花’的专业变成‘雪中送炭’的专业、从一个‘美容美发’的专业变成'医生护士'的专业,这个专业就是有愧于这个时代的。”
据那位教授介绍,风景园林和医学专业是19世纪同时出现并萌芽发展起来的,但现在医学的发展是什么水平,风景园林又是什么水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
我们看看到底国家社会有哪些需求(考研同学快拿起小本子来记记名词解释与学科前沿)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
1832年美国国家公园由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琳(GeogeCatlin)提出来的,为了保护一些自然生态优美的保护区,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是黄石公园
雨洪管理、海绵城市与河湖治理
海绵城市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马里兰州的一门新兴的城市雨洪管理技术,它倡导雨水利用与风景园林的有机结合,维护城市水系统的生态平衡。由于成本低,适应性强、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径流和消除污染,因此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的应用。
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城市设计)
城市双修主要指的是城市修补和城市生态修复。
棕地治理
城市棕地,主要指的是城市工业废弃地,但土壤又恶化,不适宜的城市生态污染地。
详细的关于棕地的知识请参阅小蚂哥《五分钟读懂“棕地”》:5分钟让你了解棕地【NO.27】
旅游休闲、特色小镇与PPP
主要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字母的缩写,多数用来开发当地旅游特色小镇或者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
绿道与生态廊道
绿道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是在城市中的绿色漫步,骑车,跑步的休闲游憩慢性交通系统。
大市政+风景园林
是将市政城市管理与风景园林规划相互融合
十九大战略机遇
(1)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2)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生态文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先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4)乡村振兴战略
从19大所既定的目标不难看出今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会提高到另外一个层次,那么要想理解生态,我们就得先了解什么是生态生代和人类世
生态世代和人类世
生态生代,theEcozoicEra
由人文学者ThomasBerry于1999年提出;继地球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之后,人类正在迎来“生态生代”,即“人类以共同受益的方式存在于地球上的一个时期”;大学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我们的教育机构不应当把目标放在为开发地球去训练专业人员上,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建立与地球的亲密关系”。
人类世,Anthropocene
由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Crutzen于2000年开始倡导;Crutzen认为始于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和微量元素的广泛深刻影响。这时候人类的影响是全球性的。
听不懂吗?其实这些理论是从整个地球的发展角度来阐释人与自然地关系,从某些方面说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观点,所以接下来杨锐教授就把从古至今风景园林中主要的自然观点梳理了一遍。
想要把主要的自然主义思想一网打尽吗?想要了解风景园林的重要理论思想吗?且听小蚂哥和杨教授给你娓娓道来~
历史上与风景园林相关的若干理论(小蚂哥替你把时间轴归纳好了~)
下面我给大家一一解释一下~
(1)风水术/山水城(中国)
中国古代风水术
“风水”一词最早出自晋郭璞的《葬书》,书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说文》中解释“堪,天道也;舆,地道也”。
形势派重视实地勘察,选择有利的自然山水环境。《葬书》中解释“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前汉书》中解释:”形法者,大举九州岛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
我认为的“风水观”是古人相地及其选宅子的方法,然而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背山面水”或“负阴抱阳”,背靠青山能够有一个很好的遮风避雨的稳定的内部环境,而面向水源即获得良好的视线视野,同时也方便生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小蚂哥贴心为你创作了插图,让你更好的理解相地,选址~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2)园冶(中国)
《园冶》中的第一卷便是兴造论,其中就有对于相地堪舆的论述,所以说它也是对于风水理论的实践延伸
园冶的作者明代计成,萌萌哒~
《园冶》是一部系统总结我国造园理论和实践的专著。书于明崇祯4年(1631年),原书第一稿叫《园牧》,后改为《园冶》。
明末商品经济的蓬勃繁荣为造园提供了资本。心学兴起,追求闲适自由个体的生活方式渐渐盛行,也催生大量私家园林的产生。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总结了造园经验,是一部研究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
《园冶》为后世的园林建造提供了理论框架以及可供模仿的范本。同时《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园冶是一部造园的方法,通过实践总结了各种营造的手段和技术要点。如果你还是不理解的话小蚂哥就用一张图来诠释它的内容,江江~~
(3)花园城市(英国)
营造好了自己的宅子和园林自然要想着构建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于是就有花园城市的理念。
老爷子的想法固然是好滴,但是真要创立一个田园城市,能让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便捷的交通那可不是画几个圈圈就能解决的事情。所以多少年来人们都在探索,至今没有答案~
"花园城市"(也称田园城市)的理论最早是由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城市规划师霍华德提出。1898年,霍华德发表了题为《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更名为《花园城市》。
主要阐述了"花园城市"的理论,提出城市建设要科学规划,突出园林绿化。重要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根源。
法国巴黎城市规划也成放射状
中国新疆伊犁特克斯“八卦城”也很像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据说64条街道路路相通,一点都不拥堵。
“花园城市”理论带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社会性。当时英美两国的工业城市体现出种种弊端,面临住房危机、失业危机、城市扩张、贫民窟、工业持续低迷、社会不稳定、农业工业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等种种问题。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小蚂哥在这里给你简单说一个说明:
①社会背景: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帝国主义垄断过渡。中小企业破产、大批工人失业、农民涌向城市、社会矛盾加剧。
②思想的起源:深受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社会改良而不是社会变革;示范试验与实现社会公正。
区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系列围绕着中心城市的小城市。中心城发展到58000人,12000公顷→向田园城市发展,32000人,占地2400公顷。——这种多中心的组合霍华德称之为“社会城市”。
市域层面:田园城市是一个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的城市。中心城区(400公顷,30000人),被外围郊区(2000人,2000公顷)永久性农业用地环绕。
市区的层面:田园城市由一系列的同心圆组成,中央公园(58公顷),6条主干道由中心向外辐射。5条环路的中间环建学校教堂等公共设施,最外圈建工厂、仓库、市场。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的提出就是我们心中的“完美城市”。当然只可能存在于心中~对于田园城市小蚂哥后面会写一期来专门吐个槽~
(4)奥姆斯特德与LA(美国)
19世纪中叶西方文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奥姆斯特德与霍华德、芒福德、盖迪斯等时代先锋清醒地认识到了问题,并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奥姆斯特德(FredericLawOlmsted1822---1903),美国风景园林大师,是开创自然保护和城市园林的先驱。
奥姆斯特德的主要成就有纽约中央公园、展望公园等;纽约林荫道系统及波士顿翡翠项链等。他的纽约林荫道系统被认为是纽约区域规划的先河。自然保护工作有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保护,国家公园体系等。
他的主要观点是,以自然美为轴心;园济天下的民主与人文使命。
针对无计划、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要求通过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对大地景致、自然景观加以维护管理;对大城市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措施。建立公共园林、城市开放空间系统(OpenSpaceSystem),既把乡村带入城市、把城市园林化。
他的基本想法是,城市区域中,公园间进行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系统,其发挥的效果远远大于单独散在的公园。形成公园系统的城市:肯萨斯、双子城、波士顿、芝加哥等。
奥姆斯特德的理论做为西方的造园的指南,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暗含的具体思想的体现,请转至小蚂哥的《纽约中央公园》纽约中央公园——现代景观的开端【NO.31】
(5)设计结合自然(美国)
《设计结合自然》第一版成书于1969年。本书称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推崇的运用生态学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创造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也称为McHarg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表达。
McHarg生态规划理论形成的背景可以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⑴.McHsrg的个人经历和志向。
⑵.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繁荣加剧了环境污染,人类社会也开始破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今年年初在一场报告会中,小蚂哥得知麦克哈格通过他这种“千层饼”的分析法准确预测了几十年后美国纽约的桑迪飓风掀起的洪水对于斯塔腾岛的威胁~真的是非常的佩服,一句话来说,我认为设计结合自然是一种能够“预见未来”的景观设计方法。
(6)Geo-design(美国)
由哈佛大学景观学系教授卡尔·斯坦尼茨,总结并发展延续
即地理空间设计或地景设计,是指我们如何设计(包括调整和适应)我们的的环境。
Geodesign这一术语存在时间尚不到20年。但事实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如古埃及首都底比斯所在的城市,至今仍显示出尼罗河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地理设计(Geo-design)可以说它是信息时代下的景观设计未来
(7)景观都市主义(美国)
瓦尔德海姆合成了“景观都市主义(LanscapeUrbanism)”一词,来描述众多设计师以景观取代建筑作为城市塑造的首要媒介的实践活动。
主要观点
(1)对现代建筑主义和城市规划的批评;
(2)受到生态学和生态规划的影响。提倡使用基础性系统和公共景观,以形成城市取悦本身的组织机制,塑造和改变城市住区的组织结构,以应对未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必然存在的不确定性。
(3)横跨了多个学科的边界。学科的分裂使得我们要认识到当前城市化发展格局的复杂性。
景观都市主义是将城市理解成一个生态体系,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基础设施的功能与城市的社会文化需要结合起来,使当今城市得以建造和延展。该主义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心是强调景观是所有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
小蚂哥曾今写过两篇高线公园,大家对于铺装和草相互渗透的画面应该记忆尤新吧,如果把景观都市主义视觉化,小蚂哥认为景观和都市就像是两个热恋中的恋人在深吻~关于城市复兴高线公园的启示【NO.54】高线公园为什么两夺asla大奖?【NO.55】
(8)人居环境科学(中国)
人居环境(HumanSettlements)是指包括乡村、集镇、城市、区域等在内的所以人类聚落及其环境。
从广义建筑学起步。1989年吴良镛先生出版《广义建筑学》:建筑学不能仅指房子,而需要触及本质,即以聚居(settlement)说明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从单纯物质结构拓展到社会构成。聚落的认识是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一个最基本的启示点,也是建立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切入点。
从单一学科的展拓到学科群。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研究。1993年8月吴良镛先生在《我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人居环境学”;2001年,出版《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可以说人居环境更加以人为中心,是站在全人类高度的景观规划设计思想
(9)借景理法六步骤(中国)
孟兆祯在《园衍》中提出了借景理法的六步骤分别是:立意、相地、问名、布局、理微、余韵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园林理论中借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而孟院士整理总结,把借景又细分为六个步骤,这也是为中国传统园林理论添砖加瓦了~
总结了这么多理论大牛的说法~杨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学的本质:土地营造
人类个体或群体为了提高生存、生产、生活和生态质量,维持和增进土地品味的过程。其途径主要包括保护、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5种类型。
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学理论的特征:包容性-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
现代性:符合生态文明和人类世的时代背景
中国性:植根中国文化、
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中国方案
符合设计思维类学科的特征
中国性与现代性
“中国性”对应“中外”;“现代性”对应“古今”
过度地强调中国性,可能是固步自封;而过分的强调现代性,又会让我们失掉文脉。
“中国性”的问题本质上是如何回应传统文化、如何关注地域性和可识别性的问题;
“现代性”的问题是延续学科生命、保持学科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问题。
一级学科风景园林学理论有以下六个二级学科: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园林与景观设计、风景园林遗产保护、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技术科学。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我们希望他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下图:
而这六个二级学科,又牵扯到8个范畴,用中国字来表示为:道、德、理、术、用、制、象、意来概括。也就形成了”境“的方法论。
带着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自信,杨老师就境的方法论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以境培元
我们有不同的尺度:境其野(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荒野地等)、乡、城、园、庭;中间的是各种不同的景观类型;而最后是在不同行政单位:国、省、县、镇、村;它的方法论也是很重要的。提出了十三个步骤,在明确方向、识别价值、梳理现状、选择方法以及确用、调制、赋象、立意之后进入评价,如果评价不好,则被打回内圆中不断修改,直至可以实施、管理、监测。
风景园林的学科到底是科学研究纲领还是一个范式;范式会过于固化,尤其是它包括了社
会因素等灵活变化的要素,而科学研究纲领你有一个框架,可以一起去研究。因此科学研究纲领更为合适。因此,我呼唤我们学科有若干个科学研究纲领,研究纲领之间要开展竞争、研究和发展,最终自然选择后有了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呼吁广大学子重视理论的研究。
听了杨老师讲了这么多大师前辈的理论体系,小蚂哥觉得西方的理论多是仰望星空,视野较大,放眼世界,把握全球,觉得地球才是我们要保护的对象,尺度横跨生态,科学,宇宙;而东方的理论更加偏向于脚踏实地,仅仅是以人类为研究主体,一切自然地关系和现象机理都与人的干扰为依据,因此终极目标是怎样让人类更好的生活,以及怎样创造事宜人类的良好和谐的人居环境。
可以说,杨老师说的“物”便是西方的科学,而东方的哲学自然观更像是“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物象与心境”,只有处理好运用好这些理论才能为风景园林创造出更多更好更有用的实践智慧。
好了,这期我们就到这里吧,到此蚂蚁景观整理的三篇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学会年会的特稿已经全部结束,但这并不代表结束,小蚂哥下来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梳理景观,这个时代有太多前沿,太多理论,往往变成了少数人立山头,赚钱的工具,真正好的思想不会因为时间而过时,我们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去粗取精,才能看清我们究竟要的是什么~,一不小心说得太多了,哈哈。我们下期古典园林再见吧~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