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岛美术馆(Teshima Art Museum)©Ken' ichi Suzuki
整个采访过程,我先是惊愕于西泽先生毫无掩饰的坦诚与朴实,后来则转为一种倾佩,感叹于他的谦逊与平和。
西泽先生的设计在国内很多人看来很飘逸、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其实这样的设计在日本也是一种顺应社会需求的产物。崇尚大自然的日本,步入了不需靠建筑彰显存在感的时代;多年来,日本的建筑师们一直在探求着、追索着诠释设计的方法。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西泽先生创造了兼顾周边环境、线条有机、消除人与建筑界限的风格。
西泽先生的作品就如其人一般,不经意间,挥洒的是一份使命与轻盈;轻描间,表述的是一份坚持与独见。也许正是他拥有的信念与超脱,让他显得不食人间烟火吧。
刘佳:请问形成您现在的设计风格的契机是什么?
西泽立卫:我现在的设计风格受到很多建筑师的影响。契机并非只有一个。我至今也仍在摸索中,我想会一直摸索到老。
刘佳:建筑家与艺术家不同,在有生之年必须要为社会所认可。您认为自己的设计符合社会的需求吗?
西泽立卫:我的设计属开放式设计,允许各色人群进入,营造的是各色人群在街上漫步的情景;我没有迎合过去阶级社会的需求。可以说,我的设计是类似民主主义时期的设计。我在设计中强调“曲线”以及“运用自由曲线”,这不正是契合了时代的价值观吗?一直以来,建筑上只能实现几何学的、人工性的曲线,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自由曲线的实现变成了可能。这或许与景观渗透进来有关。除结合建筑单体外,还要配合地形等条件进行设计,这些条件成为设计中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我认为iPhone手机并不是因为人们有了什么需求才诞生出来的,反而是iPhone的问世,唤起了人们的需求。我想创作出更为人性化的、与生物相关的作品。
▲丰岛美术馆(Teshima Art Museum)©Ken' ichi Suzuki
刘佳:在设计中,您最看重的是什么呢?
西泽立卫:我最看重设计是否结合了周边环境、是否与街区相称、是否与人谐合、是否变得让人愿意去使用等,同时我也重视街区的历史和个性。例如,山中的街区与海滨的街区,它们的历史不同,文化和生产活动也不尽相同。
建筑,既为人类提供舒适的条件,也要超越人类。一个人,也许能够存活100年;而建筑,要存在500年;街区,则存在1000年。设计时不仅要符合当下的需求,还应考虑未来,考量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关系。
▲丰岛美术馆(Teshima Art Museum)©Ken' ichi Suzuki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 - 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