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解析
1.1绿道
绿道理论起源于美国。查尔斯·利特尔在《美国的绿道》中,将绿道定义为:沿河流、山谷等自然生态廊道以及废弃铁轨、景观步道等人工廊道所形成的线形开放空间,包括自然风景和人工景观游线。
1.2慢行空间
《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中,将慢行交通定义为“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即慢行交通主要包括步行交通与非机动车交通。慢行空间是相对慢行交通而言的,指为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提供服务的空间场所,包括以通勤为主的交通性慢行空间(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和以休闲为主的交通性慢行空间(滨水道、绿地等)。
1.3绿道慢行空间
绿道慢行空间是在城市空间范围内,依托城市绿道,链接各个绿地、公园、广场等主要节点,形成相互贯穿的绿色步行通道网络。本文所提出的城市绿道慢行空间,主要包括3方面内涵:绿道慢行空间是在绿道基础上形成的慢行空间,是慢行交通系统的一部分;绿道是慢行空间的载体,通过慢行系统将城市中的绿色空间相串联;绿道慢行空间的规划设计是在绿道的景观环境基础上,强调“Eco-social”的综合绩效。
2城市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要素分析
绿道慢行空间规划设计主要包含3大要素。(1)慢行网络,主要包括慢行节点,即相关的城市核心节点、社区节点、文化发展点等;慢行路径,连接区域—城市—场所的连续空间系统以及慢行区域。(2)慢行景观,包括区域景观视廊、重要城市景观界面、标志性景观节点,以及重要的历史古迹、文化遗存。(3)慢行设施,即针对慢行、漫游所设计的一系列服务设施。
3国内外绿道慢行空间优秀案例分析
3.1国外绿道规划实践
3.1.1新加坡公园连接道
198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提出绿道网络构想,并规划建设成为公园连接道系统。这个系统连接了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古迹等;同时营造了自然开敞空间,成为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迁移通道;景观设计结合交通走廊与公共空间,设置趣味性的节点以及不同的场景主题;在绿道内增加教育标识与讲解。
3.1.2波士顿城市公园绿道
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是美国最早规划的绿道,对城市景观和生态效益有重要影响。1878年,规划是由9个城市绿色空间和公园路组成的“翡翠项链”绿道系统。1891年,形成了大波士顿公园体系。1959年,城市公园、步行道、林荫大道等开敞空间与居住商业结合,将绿色空间引入社区生活。经过一系列发展,逐渐形成了集户外休闲、文化遗产和生态系统保护于一体的城市公园绿道系统。
3.2国内先进案例——珠三角绿道网
2010年广东省出台《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提出建设总长1420km、串联约85个重要节点、服务人口约2629万人、由6条区域绿道构成的珠三角区域绿道网。珠三角绿道网综合考虑了资源要素、政策要素和地方意愿,构成了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的三层级绿色开敞空间网络系统。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