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插花,很多小伙伴对插花的第一印象应该都来自穿着和服的日本女人跪在榻榻米上,纤纤玉手拿着鲜花或是干花,将他们慢慢的剪切并搭配着插在一个典雅的器皿中。
在当今世界上,说到东方插花,日本确实独树一帜,技艺超群。很多西方人都会认为,日本是东方插花的代表和鼻祖。但是要知道,日本的插花技法出现在公元6世纪,而且是由我国在唐代传过去的。而在中国,插花发展到艺术层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足足比日本早了有1000年以上,可以说中国是东方花艺的祖宗了。
《清异录·锦洞天》:“李后主每春盛时,梁栋窗壁,柱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榜曰‘锦洞天’。”
但是说来可惜,现在市面上的花艺风格,大多都是西方和日系的混搭,混搭出来一种不伦不类的风格。
我国传统的花艺却少有看到,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展示一些中国历史上的插花名作吧!
隋唐
莫高窟壁画中的插花作品
隋唐时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并形成了以丰满华丽为特征的宫廷插花。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还出土了唐代绢花。南唐后主李煜每年在皇宫里举办“锦洞天”,可以算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插花展览。
绢花儿插花作品(唐中期)
该绢花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唐墓。虽在地下埋葬了 1000多年,色彩依然如新,形象逼真,反映出唐代绢花工艺与插花艺术的高度水平。
宋代
宋代以后,插花的风气益盛,每年春季全国各大城市都会举办万花会。同时,绘画、陶瓷艺术的发展对插花的普及、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宋代初期宫廷仍沿袭唐代华丽的插花风格。
《花篮图》款记「李嵩画」
上面这张《花篮图》描绘的可不是简单的把花装在篮子里,而是独具匠心的在素雅的花篮中,运用多种鲜花经过艺术性的排布而成的一件插花艺术品。
宋代艺术崇尚简朴、素雅。受这种艺术思想影响,用花品种单一、花材数量少、造型简单的插花,在宋代开始流行,中国文人插花的风格便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
《听琴图》赵佶 · 宋。注意最前面的盆景,非常简约。
宋代在花材保养、技术处理方面有了较大发展,还出现了许多涉及插花的文字。而且随着陶瓷艺术的发展,为花器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产生了如莲蓬巢花器和三十一孔花插(花插与花器都是专门用于插花的器皿,尤其是31孔花插可以同时允许31枝鲜花同时放入器皿,并以不同的角度绽放,实在是花艺用器的大成之作)。
明代
《南生鲁四乐图》陈洪绶 · 明。石桌上的瓶杯中有莲花和竹叶
明代,是中国插花艺术复兴,昌盛和成熟的时期。明初,受宋代的影响,以中立式厅堂插花为主,如边文进所绘岁朝清供厅堂瓶花,以十种花材象征十全十美。
《平安春信图》陈洪绶 · 明
明代插花更广泛地向市民阶层普及。文人插花以格高气胜为主,格花讲求意味格调,结构较为固定,中国插花独特的风格日臻成熟。节庆插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如端午和岁朝插花得到了普及。
《炼芝图》陈洪绶 · 明
由于插花艺术的普及,插花出现在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民间,书斋插花、厅堂插花等都随处可见。
同时,因饮茶习惯和制茶方式的改变,赏花习俗也受到影响,开始提倡“茗赏”,将茶与花相结合。对花卉物候的研究也达到崭新的高度,以王逵的二十四番花信风尤为著名。
由于明代中国插花艺术的成熟,插花方面的著述也十分丰富。在这些著述中,尤以袁宏道的《瓶史》影响最大。
瓶史小节
这些著述总结了中国的插花理论,对日本插花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以袁宏道名字命名的花道流派——宏道流。
清代
清代,谐音式插花风行,是以花卉和果实名称的谐音为主题,作为取材和造型的基础。比如用玉兰,海棠,牡丹组合一起,寓意“玉堂富贵”。用南天竹,爆竹,花瓶和几架组合一起,寓意“竹报平安”。将鸡冠花投入爵中,寓意“加官进爵”。用代表四季的花卉牡丹,月季,菊花,梅花配以如意,寓意“四季如意”。
《赵叔玉堂富贵图真迹》清
清代组合式插花日益流行,文人们将香炉、字画、如意等摆件,甚至水果等,与多件插花一同陈设。起源于唐代的写景式插花,到清代在盆景艺术的影响和启发下形成了完整的样貌。
《王原祁艺菊图》 禹之鼎 · 清
大家可以注意上图,放在桌子上的注意桌子上冰裂纹的小花瓶,这明显也是一件插花艺术品。
《春闺倦读图》冷枚 · 清
大家可以观察这《春闺倦读图》,这位倦读的美人身旁的藤条小桌上放着的绘有暗花的花瓶,这也显然是一个插花艺术品。
到清朝末期,随着国力的衰微,中国插花进入了衰落期。上海曾流行日本插花。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军阀混战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的磨难。中国插花艺术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插花所用的科技产品也越来越多,如从前的插花多使用剑山或萝卜,现今已逐渐普遍使用花泥,这种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的化学制品让插花更加方便,插花的造型也更多样。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插花。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