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黄铁屿
记者 肖擎
中国的城市发展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现在到了向“更有质量”变轨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到,立足国情,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统筹上下功夫,在重点上求突破,着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宜居性。就此,我们采访了前洛杉矶市社区重建局总规划师,加州环境设计与管理学院主持人、首席研究员黄铁屿博士,来看看国外一些城市怎么在做,有哪些教训可以吸取,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后巴黎时代”挑战严峻
记者:前段时间,历经10多天马拉松式的艰苦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在巴黎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各方均给予积极评价。我们注意到,一直以来,您特别关注气候变化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带来的挑战,您觉得巴黎气候大会对未来城市建设有何意义?
黄铁屿:2009年全球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举行,在那次会议里面有很多讨论,商议《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确定二氧化碳的减排指标。巴黎气候大会更进一步,在照顾各方核心关切的基础上实现了现阶段最大可能的力度,体现了减缓和适应相平衡,行动和支持相匹配,责任和义务相符合,力度雄心和发展空间相协调,2020年前提高力度与2020年后加强行动相衔接等特征。
可以说,从这次大会开始,人类进入“后巴黎时代”,这是一个挑战非常严峻的时代,完成《巴黎协定》有非常多的艰巨任务。生活方式要改变,这个很难,用新能源和有效率的方式来经营我们的城市,用绿色能源来代替传统的石化能源,同样艰难。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大自然把二氧化碳移开的能力,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希望用这一年来推动大家的认识,后来,2015年又被确定为国际土壤年,让大家知道土壤的重要性,但实行起来都不轻松。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