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郑培凯:最美好的审美境界在苏州园林

http://www.www.hxycwz.com 2017-05-22 来源:姑苏晚报 作者: 发表评论(0)

郑培凯:最美好的审美境界在苏州园林

  郑培凯简介

  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博士后。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大学等校,1998年到香港城市大学创立中国文化中心,任中心主任,推广多元互动的中国文化教学。现任香港中华学社社长、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主席。

  著作所涉学术范围甚广,以明清文化史、中国审美文化、经典翻译及文化交流为主。

  我是有苏州情结,上世纪70年代,一批台湾留学美国、向往祖国大陆的留学生,有机会回来看看。那是1976年夏天。到苏州住在十全街苏州饭店,顿觉饭店的园林环境跟我想象中的中国古典文化契合。那天去网师园,哎呀,世界上竟真有这样的园子,那时候才修复不久。我对古典园林特别感兴趣,做研究,很早就去日本看园林,我其实是懂造园艺术的,可是亲眼看到网师园的时候,哇,我完全被打动了,那是江南明清思想智慧与审美境界的聚集,证实了我曾经想象过的、中国有过的、最美好的审美境界。之前这种美好的至高境界只存在于我的研究与想象中。我研究文化史,以前也跟人家讲这种审美,但是人家反问我是真的吗,我其实不敢说是真的,因为在看到网师园之前,我从未亲眼见过。那时候,我就爱上了苏州。

  后来我时常来苏州,苏州园林没有一个我不熟悉,我还跟苏州老一辈的园林研究专家成了朋友。苏州长期以来文化积累深厚,从历史来看,一度知识精英可能受挫,但是苏州的工匠精神很好的保留下来了,造园造房子的感觉从未丧失,这个传承很深厚,中下层广大的技术人员一直都在,这也是很好的文化传承,并不一定是精英。我们做学问从文献入手,我学历史从思想史转到文化史转到物质文化史,这个研究脉络很重要,思想提升怎么实现?没有基础是不可能的,过去的研究把它两极化了。现在我最喜欢的园子是艺圃,艺圃的修复是我的好朋友做的,他曾经跟我说,他们学园林建筑出身,不是学历史的,修复艺圃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曾经有些发现不能解释很费思量。后来我对艺圃做了研究,我想假如当时一开始就用现在的方式——研究型修复来对待,可能园子的脉络更清晰,修复更完美。

  苏州历史上经过多次兵火,有些东西还能传承下来,因为苏州的风格实在太深入人心。这种传承对我最大的刺激是去退思园,退思园年代很晚,是晚清,但是它是一个杰作。退思园呈现的风格,绝对不是晚晴文化没落、帝国将崩的那种混乱与颓废,它传承的正是苏州一直都在的文脉风格。从这个角度,我要说苏州了不起,她保留了太多精粹,历经破坏之后底蕴犹在,即使是创新的东西,审美感觉也非常棒。

  苏州的美食我也喜欢,很细致。我是山东人,孔孟之乡当然好,可是北方在历史上文化曾被改造,尤其明清以后,这方面江南得天独厚。

  (中国风景园林网摘编)

分享到:
编辑:liqing
有关  郑培凯 苏州园林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凡本网注明“www.www.hxycwz.com”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风景园林网,
  •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或"来源:www.www.hxycwz.com/"
  •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