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千佛山举办“金秋十月佛山赏菊”系列活动

http://www.www.hxycwz.com 2014-10-20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作者:佚名 发表评论(0)

  “佛山赏菊”在明代就是“济南八景”之一,《山东通志》把千佛山与佛慧山混称,所以“佛山赏菊”是指千佛山、佛慧山一带山林间秋日菊花盛开、菊香弥漫山间的一种生态景观。明朝人边贡在《九日登佛山》诗中曾有"背领丹枫直,垂岩紫菊肥"的赞语。明朝诗人刘敕、朱崇勋,清朝诗人朱曾、朱照等也都留下了秋日登千佛山赏菊的佳句。据志书记载,千佛山南侧原有“赏菊崖”,是古人赏菊处。为使人们更好地观赏这一景观,一九八四年,在山顶巨石上建起了"赏菊阁",每年金秋时节,登山赏菊的游人络绎不绝,人们在阁内,赏着山菊,饮酒作赋,享受秋日济南的美丽景色。

  恢复“佛山赏菊”景观

  “佛山赏菊”中赏的菊花是指野菊,生长于崖畔壑间、路边山野。由于城市发展千佛山、佛慧山变成“城中山”、到山上健身锻炼的市民、游人大量增加,对野菊自然生长的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为满足市民“佛山赏菊”的期盼被列为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工作的日事议程。

佛山赏菊 赏菊台

千佛山赏菊阁

  近年来,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积极开展恢复“佛山赏菊”历史文化景观的研究探索工作:一是深入挖掘“佛山赏菊”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佛山赏菊”这一重要的生态景观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运用现代生态理念及技术措施恢复佛山赏菊。在保护原有野生菊花的基础上,广泛栽植多种菊科植物,并在山林间播种野菊,重点打造展现历史风貌、体现野趣的生态景观。千佛山景区初步形成了以东上山路地栽野菊、千头菊为主要观赏路线,经茱萸园、桃园、梨园、文昌阁、历山院等景点,一直延伸至山顶赏菊阁的赏菊路线,沿路大面积片植千头菊、野菊6000余平方米,并将历山院作为集中展示区,展出双龙戏珠、孔雀开屏、金狮献瑞等造型各异的扎菊10余组;同时在正门至历山院的主山路上沿途摆放扎菊18组,摆放品种菊2000余盆供游客观赏。佛慧山景区在通往黄石崖遗址造像的主游览路两侧,按照从品种菊到地被菊再到野菊自然过渡的游赏思路布置。在黄石崖入口广场布置以各种品种菊、国庆菊为主的花卉植物造型,配以黄石崖造像中“飞天”符号让游人流连忘返。在樱花广场、旱溪、智慧禅心等景观节点片植小菊、千头菊、黑心菊、金鸡菊等,并安放了两组小沙弥愈显纯真活泼可爱;在黄石崖造像游览路两侧岩石及遗址周边点缀的小悬崖菊,与路边林下的野菊相得益彰,交相呼应,共栽植各类菊科植物20万株。二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对景区内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其中有菊科植物47种,对有利用价值的野生菊类资源进行重点研究,选择黄瓜菜、全叶马兰等耐阴野生小菊等就地进行生态保护,加强野生菊花品种的研究、培育和利用。

  “金秋十月,佛山赏菊”系列活动

  在恢复“佛山赏菊”景观的基础上,千佛山风景区今年首次举办“金秋十月,佛山赏菊”系列活动,时间从10月20日至11月9日,作为金秋园林的一个亮点呈现给广大游客。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一是景区专门编排了“佛山赏菊”情景剧,以历史穿越的表现手法,再现了大舜、秦琼、辛弃疾、李清照等历史上的济南名人,秋日登千佛山赏菊的情景,极具看点,令人耳目一新。二是举办“菊花大讲堂”,邀请植物专家现场讲授菊花养植技术,为养菊爱好者答疑解惑。三是组织开展“菊花秀”,市民可将自己家养的菊花送到景区“秀一秀”,景区将组织评奖和集中展示。四是开展“佛山秋色”摄影比赛,广大摄影爱好者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千佛山的美丽秋色,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互动方式发送美图,来赢取景区送出的精美奖品。五是菊花产品展销,菊花饰品、菊花糕、菊花酒、菊花茶等各类菊花产品应有尽有。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建造菊花立体植物造型7处,布置品种菊10000余盆,千头菊1450盆,小菊1700盆,悬崖菊1000盆,以龙、狮子、孔雀、凤凰、花瓶为主题的扎菊造型10余组,小立菊造型18对,野菊、千头菊等各种地被菊31万株。

  届时,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到千佛山登高、赏菊、品茗、祈福。

分享到:
编辑:zhaoxi
有关  佛山赏菊 风景名胜区 千佛山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