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园林文化:园林内无处不在的亭

http://www.www.hxycwz.com 2014-04-25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

苏州园林 中国园林 古典园林 亭设计

  留园里的亭台楼阁

  亭,作为建筑的一种类型,不仅只建造在园林中,我国自古以来亭就有多种形式和功能。在城市中有街亭、市亭、都亭、旗亭等,蔡质《汉旧仪》中有“洛阳二十四街,街一亭,十二门,门一亭,人谓之旗亭。”秦汉时在交通驿道上设亭,兼有邮递、驿站和旅舍的作用,所以又称为“亭传”。《东观汉记》中有“筑山通路,列亭置邮”。为了防卫需要,有在边界城墙、要塞处建瞭望敌情用的警亭。《汉书·西域传》:“稍筑列亭,连城而西”。此外,还有建在水井上的“井亭”,有专为安置碑刻的“碑亭”,以及“钟亭”“鼓亭”。

  上文可以看出,亭的历史十分悠久,有学者考证可上溯至商周,但在中国园林中的出现,最早的史料开始于南朝和隋唐时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据《大业杂记》 载:“隋炀帝广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即今洛阳)……其中有逍遥亭,八面合成,亭、观、桥、殿甚多。”《长安志》载:唐大内的“三苑”中的“禁苑”中可观赏的亭就有二十四所。当时的亭是什么样的形象呢?从唐代修建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可以看出,亭的形式已经相当丰富,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亭的平面和屋顶形式在当时大都已经有了。明清以后,园林中亭的形式比以前更为丰富。苏州园林中现存的亭,大多是清代及以后建造的,始建于明代的艺圃的乳鱼亭则还待考证。

  亭在园林中的位置可以说无处不在,山巅、水际、路旁、入口处、庭院中,都可看见它的身影。亭位于何处,一是出于观景的需要,以便游人驻足休憩,欣赏景色;二是为了点缀景色,二者都能兼顾,那是最好的选择。

  亭体型虽小,但园林中心水池一端的山上大都少不了它。占据最高点的亭和山上葱郁的树木构成了园内最主要的景观,并和水池另一端的厅堂互为对景。例如拙政园中部水池北的土山上有一座长方形平面、歇山顶的亭,人坐于亭内,可目观周围树木花竹,耳聆禽鸟飞鸣,宛如处身于亭的匾额所题“山花野鸟之间”。又因亭旁植梅树,绿萼花白,素雅宜人,故亭名“雪香云蔚亭”。由亭俯瞰园林景色,别有情趣,亭与池南远香堂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相对而立,互为对景。

分享到:
编辑:ljing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