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样一座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降水时可自动吸水、蓄水,缺水时又可将水释放循环利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目前,我市正在按照规划,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是解决缺水、内涝、水脏等一系列“城市病”。记者3日从市建委了解到,目前我市通过实施重大生态项目,继续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首先是加快推进天府绿道建设。“在天府绿道建设中,全面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依托市域生态资源与山水格局,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主干绿道网,构建‘绿道环’、串联‘公园链’、联通‘河湖网’,形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城乡融合的生态城市布局。”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如锦城绿道建设,采用充分利用地形、种植树木、修复水系、打造生态驳岸、控制地面硬化率等方式,注重“自然和人工结合、生态办法和工程办法结合、地上和地下结合”,雨水得以就地吸纳、蓄渗、净化和利用,初步形成约122.88平方公里的海绵综合体。
其次是水系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实施河流综合整治、湖泊湿地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在锦江水生态治理中,推动“截污、清淤、补水”同向发力,统筹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建设、黑臭水体综合治理、下河排水口整治、淤泥清除、闸坝改造、堤岸整治、再生水厂建设、环境配水、生态修复等工程,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截至2018年5月底,全面完成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截污、清淤等工作,基本实现无污水下河的目标。2018年5月下旬水质监测数据显示,黄龙溪断面和二江寺断面水质达IV类,岳店子断面水质达Ⅲ类,岷江流域水质明显改善。西郊河综合改造示范工程中,通过生态浮床、截污沟、雨水花园或下沉绿地等措施控制沿湖外源污染,通过建立生态微湿地进行进出水口生态改造,实现了雨水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水景观效果的目标。
同时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和小游园微绿地建设。通过设置雨水花园、植草沟等设施,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实现场地内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目前已建成圣灯公园、海滨公园、交子公园、金沙滨河公园、天府公园等一批海绵型公园绿地和小游园微绿地。
最新评论: |
章俊华教授作品 |
在地域生态和文 |
平静的态度—— |
专题:PPP,带动园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