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塔、凯旋门、塞纳河、卢浮宫——提到巴黎,全世界的游客口中喋喋不休的总是这些名字。但这些名字时至今日几乎已经成为游客聚集的地方,正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人们总会听到诸如“本地人去的地方不是那里”这样的评论。
那么巴黎本地人闲暇时光会去哪里?难道还有如塞纳河铁塔一般令人心醉的所在?答案是有。
每到天朗气清的晴天下午,起始于巴士底广场,蜿蜒至巴黎北部郊区的圣马丁运河周围都会聚集成群结队的游人。这些人几乎都是操着纯正法语的巴黎居民。如果天气暖和,河边更是弥漫着音乐和野餐者的笑闹。年轻的巴黎人闲来无事,时常会互发短信“去圣马丁运河走走”,有如北京人的五道营或什刹海,时不时总会呼朋引伴去一次。
一条运河何以有如此的魅力,成为时尚之都的年轻人必去的所在?
拿破仑遗产
圣马丁运河始建于拿破仑时期,最早是纯粹的功能性水渠,目的在于将淡水和货运船更便捷地输入人口日渐稠密的巴黎市中心,并以此预防霍乱等流行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用性渐渐削弱,运河上货船渐少,游船渐多。如此乏味的城市化功效渐渐被生活的乐趣所代替。巴黎人对于城市情趣的天赋犹如飞速增长的藤蔓,渐渐给此前冰冷沉闷的工业水渠覆盖了生机。运河上的铁桥随着时间流逝逐渐生锈,碧绿的锈色反而让它显得如画一般。铁桥周围逐渐聚集了许多时尚小店和特色餐厅。圣马丁运河的“巴黎化”逐渐完成,融入了这座流动的盛宴。
“士绅化”的平民区
巴黎如同许多国际大都市,将贫穷和富有分割在不同的区域。西南部是传统富人区,寄居着世代商贾的大家族和国际化大潮的金融新贵,东北部则是平民和移民的聚居区,圣马丁运河就在这个区域。
然而,随着年轻人的涌入和时尚娱乐街区的逐渐形成,运河伴随着其他周边工业建筑,走入了巴黎潮流的前沿。
近十几年来,城市学家时常在论文中探讨圣马丁运河的“士绅化(Gentrification)”现象。这一名词来源于英文”Gentleman(绅士)”一词,形容一个曾经是下层民众居住的街区,随着功能的转换逐渐成为小资出入的上流之地。
巴黎人的河流情结
风景如画的小河,在世界各地并不鲜见。但春夏时光中,从午后至晚上,圣马丁运河岸边永远坐满了年轻人,饮酒弹琴,深夜无休,也算是巴黎的一道风景。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周围酒吧、餐厅、夜店及别致小店如雨后春笋般聚集在了圣马丁运河周边,年轻人们常常在河边,一呆就是大半天。笔者也未能免俗,曾多次随好友席地而坐,拨弦而歌,开怀畅饮,时不时有旁边陌生少男少女借火或戏谑,大家也都借着微醺肆无忌惮地放下平日巴黎人之间的戒备之心。
这也许是真正法国式的浪漫,从冰冷中寻找美好,把工业化装点成一幅美景。
多年之后再回忆起这样的时光,有国内朋友问我:“坐地上喝酒,一屁股土,看着水哗哗流过,这有什么意思?巴黎人为什么会喜欢这种活动?”其实我也难以回答,这种情结很难用“意义”来解释。时光荏苒,最后存留下来的并不是对于意义的思考,反而是阳光、树阴、铁桥、人群中开怀的歌声和放肆开怀的大笑。这样吉光片羽的美好和轻松,不正是人生的意义吗?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