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http://www.www.hxycwz.com 2017-12-18 来源:蚂蚁景观微信公众号 作者:小蚂哥 发表评论(0)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前几天在西安召开的中国风景园林年会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2017年11月4—6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风景园林如何为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全力提升城市功能、积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贡献智慧和力量值得深思。在此背景下,此次年会提出“风景园林与‘城市双修’”的大会主题。

  大会上所提出的城市双修指的是“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这么一解释好像就不神秘了呢~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anyway,大会期间两位大师(孟兆祯、张锦秋)的发言让人影响深刻。小蚂哥秉着传承知识的理念,将其发言录音内容整理成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首先是孟老带来的广西园博园中广西园设计方案的汇报。

  “时宜得致,古式何裁——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

  以下孟老发言为加粗字体,小蚂哥的补充为正常字体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中国传统特色中,《园冶》主张与时俱进,它具体讲:“时宜得致,古式何裁”,不忘初心是传统特色,继续前进是传承、创新传统。在当今世博园之中的园中园,要将园林在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文化艺术效应和中国特色、地方风格和乡村乡情融为一体,为民谋福祉。

  (这一点,小蚂哥非常赞同。不论是哪个行业都讲究传承和发展,脱离中国传统去谈景观是扯淡,脱离中国实际去谈园林是耍流氓。这几年随着风景园林的崛起,中国传统园林遭受到了很多误解,有人说它是小脚美学,也有人把它捧上了天,小蚂哥认为都是不理智的。)

  应某地方人之约,对某地作了地方园作为一种创新摸索,立意主题为“天香华梦”。因为当地有个简称“桂”,桂在历史上原本是指一种大乔木肉桂,这个地方桂花生长很好,把“桂”提升为天香,而天香纳入中国梦,联系世界梦,世界大同,中华的园林特色简单的概括就是以诗言志,诗意化象,中华园林艺术特色是景面文心,借诗、画、文藉文言志,形象是山水以形媚道。这是宗炳在《画山水序》中讲到的。

  (小蚂哥给大家解释一下:宗炳的《画山水序》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篇关于山水画的论文,对盛唐以后逐渐形成的“画家十三科”中以山水打头儿的格局具有开启性的意义,为历代画论家所重视。而中国园林自古以来就是入画的,所以怎么从画中来,又回到画中去,是中国园林一个永恒的主题)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这个园的园址位于整个展园的中心的位置,它的尺度是标明的。坐北朝南,区位来讲很好区位,北边临北边入口,西边是亲水泉,南边有个框景,东边是其他地方园林的园址。由于园子位于中心的独立空间,地面上有八米多高的弃土堆,为筑山理水提供了土方之宜,一般山水园缺土方,这里土方却很丰富,但弃土堆很难满足新园的创意,所以就决定要镂山构园。

  这个都是一个山进不去,而且这个山,造山要胸有丘壑,那么这个山是有丘无壑,有实无虚,所以确定了对它进行人工的改造。北面是主轴路来的方向,我们把它屏障起来,西面清泉水源,我们要从这里取水,南边是矿坑的实体,东边临园。

  (这里,孟老介绍了广西园基本的地形情况,由于小蚂哥也曾经到过现场,明白孟老说的有丘无壑,有实无虚,因为现场确实就是一个8米高的大土堆,所以孟老用了镂山这个词,镂很有意思,是一种传统的公工艺,说白了就是要把山按照需求改造)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所以孟老将自己的手法称为镂山成园,很霸气~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首先,我们要解决一个山水骨架,人们心中的桂林山水,那首诗对大家影响很大,就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所以学当地的山水要学它的神而不是学它的形。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主山北峙而为屏,山前一带的江湾提供主建筑叫“普天共婵娟”,因为桂花可以跟月亮发生文化的联系,而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共意、共建、共享,我们把“享”挪到“享受风景”上面;总建筑的地形负阴抱阳,邻水就是诗的一个体现,靠近水面的那一面,将水面扩大成一个江湾,然后绿水扩一个现代的石舫,潜意识上是民族获得潜力的一个地方。

  山上一个壮族的民居所改造的一个园林建筑,所以从西边的水面暗渡山溪,然后从池塘出来,就做了一个趵突泉,成景得景的视线不仅在平面,更在高下俯仰变化,所以建筑依山水布局,山水应境而生;北引主路而来,西为引水的清水泉,南望水石,夕照矿坑,东与他园相邻。这样门开三壑之口,让它有丘有壑。

  (孟老在这里其实是在梳理山水关系,不仅是设计范围,更要和大的园博园的规划相融,所以上文所说的镂,不是真的要把山镂空,而是根据周边的环境,分别朝三个方向开门,也就是下文说的三个大门,这样地形便有了丘壑之感。)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水源一为清水泉,暗引山溪;另一为趵突涌泉。成景得景之视线不仅平,更有高下俯仰之变化。

  建筑根绝山水布局,山水应境而生。北引主路而来,西为引水之清水泉,南望水石夕照之矿坑,东与它园相邻。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可以说虽然是传统的造园手法,但孟老非常重视竖向的营造,站在山顶远眺,坐在水边赏景,石舫虽然不能航行但可让人心驰神往。)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2017风景园林年会:孟兆祯——创新扎根于中国园林传统特色中(上)

 
分享到:
编辑:wanliyao
有关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凡本网注明“www.www.hxycwz.com”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风景园林网,
  •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或"来源:www.www.hxycwz.com/"
  •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