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篇文章您可以了解明朝遗存的老瞻园是怎么布局空间的。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如果真有一个古典园林设计排行榜的话,上回我们谈到的寄畅园必是前三,而今天我们要说到的瞻园估计连前十都进不去~
估计这样说,会被人喷死吧~别着急,且看小蚂哥为什么要这样说,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我们就要从头开始好好聊聊瞻园。
并不是说瞻园不好,反而这座江南历史相当悠久的园子在历史上地位一直是很高的,翻开瞻园600多年兴费盛衰的历史,犹如展开一幅饱经沧桑的画卷。
明朝开国
瞻园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他府第的西圃就在这里。徐达常遇春都是朱元璋推翻元朝最大的功臣。如果不认识徐达快回去复习一下历史~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以“圃”命名的园林。圃在字典中就是菜园子的意思。
我们知道早期的园林不论中外都是由生产功能的,苏州的艺圃,上海的秋霞圃都是。下图就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园林壁画,出自埃及,妥妥一个桑基鱼塘~
anyway,谁能想到瞻园当年竟然是徐达府第的西花园兼菜园子~开国元勋自力更生,厉害~
清朝顺治
清顺治二年,这里成为江南行省的左布政使署。乾隆下江南时,曾驻跸此园,并题字“瞻园”二字。
“瞻园”二字是题诗狂魔乾隆以欧阳修诗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而小蚂哥找遍资料也没有查到出处,只能说是后人以讹传讹吧(看这句诗的白话水平应该是乾隆自己写的吧)。
没错,又是我
当年他觉得写匾额、写情诗还不够表达对瞻园的喜爱之情,回京后就命人在园明园仿瞻园而建“如园”。如园就是“如同瞻园”的意思(乾隆果然是好文采啊),遗憾的是,如园早就随着圆明园的嗝屁不复存在了。
圆明园中的如园
当年乾隆帝的确是喜好把南方工匠招到京城造园,如:圆明园还仿照了苏州的“狮子林”、承德避暑山庄的小金山仿照了镇江的金山。真是个山寨专业户啊。
北方园林讲究帝王气派,难脱四合院模式,江南人善于“螺蛳壳里做道场”。
谢闲鸥《螺蛳壳里做道场》
拿“借景”来说,据说当年在瞻园里散步,抬头便看到东南方向的大报恩寺塔。说到大报恩寺,可以延展出来多说两句。因为在当时,大报恩寺可是一个牛逼的存在。
各国友人都描绘过大报恩寺塔,图为法国人所绘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由于老塔早就倒掉了,现在建成了一个玻璃塔。
白天好不好看就不说了,晚上那是真的丧心病狂!
貌似跑题了……我们书归正传。接下来到了晚晴,太平天国时期。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时期,这里是东王杨秀清的府第,后花园
杨秀清作为东王,可谓是太平天国实际的掌权者,天王洪秀全不理朝政,其实就是个吉祥物,可以说洪秀全联合韦昌辉干掉杨秀清,之后太平天国再也没有大才之人,太平天国的灭亡已是不可避免的了。
有趣的是你今天到很多地方的太平天国的纪念馆去,塑像和画像都极为朴实,图为洪秀全号称耶稣的弟弟,看来长的确实骨骼惊奇啊~
今天我们到瞻园,可以看到太平天国纪念馆,每次独到这段历史,总是唏嘘不已。
回顾瞻园,几经兴废,但和苏州的古典园林园相比,南京所处的地位就决定了它的档次。所以瞻园称作“金陵第一园”真的是有理有据,因为它真的有骄傲的资本。
但我们换个角度看,如果瞻园的景色不好,为什么这么牛哄哄的人物都要住进去呢?
所以建国之后1958年,国家第一时间对瞻园开始了大规模的整修,而主持修建的是大名鼎鼎的刘敦桢
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家中,有公认的“中国建筑四杰”——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
童寯先生的《江南园林志》小蚂哥已经不只一次提过了,不过全书半文半白,不太好懂,大家可以去看后人总结他的论文集叫做《论园》。
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不分家,刘敦桢先生对古典园林也颇有造诣,我们今天看到的经典《苏州古典园林》就是出自他的笔下
瞻园北扩项目由刘敦桢先生的弟子叶菊华担纲,东南大学建筑历史研究所承担设计,并参照清代画家袁江的《瞻园图》复建,其布局形式吸收了刘敦桢当年的设想,力求合理,协调,衔接自然。
袁江《瞻园图》
袁江《瞻园图》中的北假山
明代的瞻园面积约为5万平米,是南京城最大的建筑群,所以原来“金陵第一园”的胜境只能从画中领略了。
而今天我们看到的瞻园其实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一期、二期、三期、太平天国博物馆。一期是600年前老瞻园的遗存,小蚂哥题目中写到的瞻园的骄傲说的就是它了~
老瞻园——瞻园的骄傲
而我们今天所指的江南四大名园的瞻园,其实是现在瞻园的西园。也就是明代流传下来的老瞻园。
这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这块面积虽然不大,但空间布局开合自如,颇具特色。值得一说。
入口
我们先来看看老瞻园是如何入园的。各院落之间以廊承载主要的交通,院落像是挂在庭院上的不均匀的排列单元。
园林中人的活动主要是游览,比起实际的使用功能,观赏性和趣味性对于园林的院落更加重要。在瞻园中,院落的组织对丰富游览路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感觉,小蚂哥特地找来了彭一刚先生做的空间分析:
注意图中的A/B/C/D四个视点对应了下图的四个角度,空间是由窄渐宽,由远及近的。
这种手法,最典型的应该算是留园,我们回头仔细给大家剖析。这种控制人的视觉,看似不限定人但实则引导人的做法,在现代艺术中也经常使用,就是电影中的蒙太奇。
如果我们把入口的部分剖开,可以看到这种做法虽然不利于快速通行,但景观层次十分丰富,这和西方景观中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下图为小蚂哥拍摄的入园的局部
可惜的是今天的瞻园经过扩建,原入口结构已经打通和二期融为一体了,原有的布局已被破坏,据说之前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视线一开一合,空间起承转合,是入园经典的范本。
起承转合中的“合”今天仍然存在,百年的紫藤依然生机勃勃,这种用藤蔓界定边界的手法也是相当罕见的。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17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