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2月至今,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项建设不断推进,考古发掘工作也从未停歇。仅在去年,就发掘出战国至明清墓葬1100余座,发现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出土大量文物。昨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向记者回忆起过去一年的成果,坦言寻找路县故城最艰辛,而在发掘规格极高的汉代墓葬过程中,他们一度期待能够发现海昏侯级别的王侯墓葬。
大型汉墓占地300平方米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现场,一个高规格的汉墓一度让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基建考古室的刘风亮激动不已。“当时我们已经清理出了很多墓葬,但以小型平民墓为主,当探查到大面积封土时,意识到碰到大墓了。”
刘风亮说,此前发掘的墓葬多为前后两个墓室,多的也只有三个墓室,而这座墓葬被发现的墓室很快超过了三个。“这时候我的心就提到嗓子眼了,会不会是一个像海昏侯一样的大墓呢?”
据刘风亮介绍,汉唐时期对墓葬规制有严格的限制,一般平民墓葬不过两三平方米,官员最多也不过一二十平方米,两三个墓室。而最终这座大墓接连发掘出了8个墓室,还有两条墓道,占地300多平方米。
刘风亮说,这么高规格的墓葬,墓主的身份一定不一般。遗憾的是该墓已被盗掘过,没有发现文字记录和贵重的陪葬品,只有一些彩绘陶器等文物。目前正对一些陶器上的图案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与墓主身份相关的线索。
路县故城深埋地下五米
另一件让刘风亮印象深刻的工作,莫过于对路县故城的寻找。“大量墓葬的发现,说明附近肯定会有人类聚落遗址。”地表找不到任何明显的标志,刘风亮和同事们开始走访周边群众,并按照老人们的指点,在一些区域进行探查,可古城遗址始终没有被找到。
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研究,考古人员发现,历史上该地区是潮白河的泛滥区,河水的冲击造成埋藏层加深。北京地区的遗址,一般埋藏在地表以下两三米左右,而路县故城显然被掩埋得更深。
于是考古人员把探查深度增加到了五六米,这等于增加了一倍以上的工作量。可建设工期很紧,时间不等人,考古人员感到压力很大。经过数日艰苦的探查,路县故城的边际终于被找到了。
50多个瓮棺移至实验室
对于考古领队尚珩来说,大量瓮棺的发现让他记忆犹新。去年四五月份,他正在考古工地巡视,这时有工人一探杆插下去,取上来了残损的陶片。当发现陶片为陶罐口沿部位时,尚珩推测,可能是瓮棺。
随后,一个完整的瓮棺葬被发掘出来了。尚珩立刻让大家加密探查,因为瓮棺直径不过四五十厘米,探孔间距太大就把它遗漏了。在探孔加密后,将近600平方米的地域慢慢变成了筛子一般。半个多月后,共出土50多个瓮棺,其中首次发现成人瓮棺。
尚珩说,从春秋到西汉都有瓮棺葬,主要是底层人民使用这种丧葬方式,儿童居多,成人非常罕见。目前在副中心考古现场出土的瓮棺全部被转移至实验室,正在对其中的遗骨进行研究。为何此地会有如此集中的瓮棺葬,在系统分析之后,也许会有答案。
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勘探、发掘人员2000余人,完成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范围内的考古勘探122万平方米,考古发掘4万多平方米,发掘战国至明清墓葬1100余座,出土大量文物。其中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将进行整体保护并将其建设成考古遗址公园。目前,随着副中心各项建设的推进,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