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实质是完善自然保护体制

http://www.www.hxycwz.com 2015-08-12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唐芳林 发表评论(0)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部分提出:“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今年5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分级、统一管理,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局联合发文,在云南等9省(区、市)开展国家公园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了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国家公园建设进程。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一经提出,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反响。尽管国家公园产生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但这一概念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许多人对此并不熟悉。“国家公园”一词为专有名词,源于美国,由"National Park"翻译而来,在中文语境下,容易望文生义,许多人将其理解为“公园”,将其等同于公园、国家级公园、森林公园,简单理解为普通意义上的供人们休闲游玩的城市公园。国家公园内涵丰富,具有多种功能,一些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夸大解读国家公园在某一方面的功能,结果是“盲人摸象”一般以偏概全。因此需要正本清源,只有准确、全面地理解国家公园,才能把握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8世纪,欧洲工业化的背景下,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方兴起了 “回归自然”的思潮,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潮也传导到了美国。19世纪美国正处于大开发的年代,这场被标榜为征服大陆的美国西进运动,造成了自然的严重破坏。有学者指出,“19世纪美国开发利用森林、草原、野生动物和水资源的经历,是有史以来最狂热和最具有破坏性的历史。” 野蛮的开发受到了对自然有宗教一般热爱的自然主义者以及当地土著的抵制,人们开始反思,意识到了自然和荒野的价值,并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国艺术家乔治·卡特林(George Catlin)1932年在旅途中看到加州约塞米蒂谷(优胜美地)的红杉巨木遭到大肆砍伐,他写到“它们可以被保护起来,只要政府通过一些保护政策设立一个大公园,一个国家公园,其中有人也有野兽,所有的一切都处于原生状态,体现着自然之美”。在这里,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的概念首先被提出。在这些先驱者的推动下,1864年,美国总统林肯将其划为予以保护的地区,因而约塞米蒂谷被视为现代自然保护运动的发祥地。

  1872年3月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有关的法律,由当时的总统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签署而创建了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此后,在被人们誉为“国家公园之父”的约翰·缪尔(John Muir)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等推动了国家公园运动。美国在自然保护上的成就,带动和影响了许多国家,各国争相仿效,纷纷建立了各自具有不同特色的国家公园,以及类似的保护区。

  140多年来,国家公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国家公园开始建立时,就允许人们进入开展观光游憩活动,1872年黄石国家公园一开始建立时,主要目的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保护原野,让人们便捷地进入,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的人员进入,环境遭到破坏,人们甚至打光了这个地区的狼,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又重新回到保护为主的轨道上,只允许在占国家公园1%的土地上开展游憩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吸收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内涵更加丰富,管理更加规范。

分享到:
编辑:wangying
有关  国家公园体制 自然保护  的新闻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凡本网注明“www.www.hxycwz.com”或“本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风景园林网,
  • ·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或"来源:www.www.hxycwz.com/"
  •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