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不是时装,建筑设计要回归历史责任、回归文化特征、回归科学精神、回归社会期待”在日前召开的故宫博物院北院区建设项目方案征集活动专家座谈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严厉批评当前建筑领域存在的一些弊端。
单霁翔指出,当前,不少城市在打造所谓标志性建筑,在建筑形式上盲目追求“奇、特、怪、洋”,认为在建筑设计方案招投标中有外国设计公司参与才有水准。一些公司的建筑设计人员,带着在别的城市已经中标,甚至已经开工建设的设计方案,来到并不熟悉的城市,在对所到城市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等几乎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匆忙抛出经过改头换面的设计方案,吸引决策者的眼球,竟然屡屡得逞。
单霁翔认为,正是由于建筑设计方案征集机制和评审机制的“千篇一律”,加重了中国城市文化面貌的“千城一面”。他指出,在博物馆建设领域也有类似情况。一些博物馆将所谓流行的建筑模式,引入到位于不同环境的博物馆设计之中,拼凑、嫁接或抄袭,造成各地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相似和雷同,使博物馆建筑变得同质化、模式化,也使“城市的原有地域肌理、建筑风格受到严重的侵蚀,逐渐失去地方性和家乡感。”
单霁翔表示,用建筑表现文化一直是社会的共识。任何一个国家或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建筑文化特色,这种特色和认同都在第一时间体现于城市文化建筑。他说:“一座给人们深刻文化印象的博物馆,首先应该以自己独特的建筑形象著称于世。为了使每一座博物馆的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必须首先使博物馆建筑回归历史责任、回归文化特征、回归科学精神、回归社会期待。”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