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城市,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处在一场科技实验的潮流中。从装在交通信号灯或公园长椅的廉价传感器上、市民智能手机的移动应用中,城市规划者们提取数据,分析城市如何实际运作。他们希望,这些数据能揭示出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城市,并改善城市的生活。城市的领导与科技专家亦称,如果离开了智能科技,要应对不断增加的城市挑战,人们几乎无从下手也负担不起。
人类的54%生活在城市中心,接下来的30年,几乎所有预期的世界人口增长都将在城市发生,其中包括许多极为贫穷的城市。由于人口过密和基建设施紧张,城市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消耗着全球能源的三分之二,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城市排水系统渗漏不堪。污染往往极其严重。
然而城市也贡献着全球大部分的经济产值。世界经济的30%,以及绝大多数创新活动,仅集中于100个城市。科技能否在帮助解决人口迅速膨胀带来的问题的同时,为城市充当经济驱动的重要角色提供助力?
向该问题兜售答案现已成为一桩大买卖。IBM、思科、日立、西门子及其他公司纷纷瞄准这一市场,宣传那些使用它们的技术成功解决了停车、交通、运输、天气、能源使用、水处理以及治安方面问题的城市案例。城市每年已为这些系统花费了10亿美元,未来十年中,这笔费用预计将增长至每年120亿美元以上。
为证明这笔支出的确得到回报,城市技术专家不能停留在各种尚处于讨论中的测试项目上,而是必须切实解决一些关系到城市生活的长远问题和最新问题。沿这一思路前进的城市规划,需要使用各种技术,缓解停车难题、测量交通状况、节约用水、降低犯罪率,并为更加严峻的天气问题做好准备。
而那些宏大的技术构想与实际情况产生落差的城市案例,也为人们提供了经验教训,例如中国的天津生态城项目,尽管拥有尖端的技术与政府的强力支持,入住其中的居民却寥寥无几。
街道同样空旷的实验性高科技城市,还有韩国松岛、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和葡萄牙的帕雷德斯,它们的设计注重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配备了高科技设施,如太阳能空调、气动垃圾处理系统等,而不是装运垃圾的卡车。与此同时,已建好的存量城市,则采取较为渐进、不那么有野心、或许更可行的城市管理路径,往往可以从相对低廉、灵活多变的数字技术应用中获益。
自2010年成立以来,波士顿的新城市动力市长办公室(theMayorsOfficeofNewUrbanMechanics)一直致力于开发技术数据的小型项目,旨在推动市民参与到一项名为“联动城市”(participatoryurbanism)的实践行动中来。
办公室的首个项目叫“市民连线”(CitizensConnect),它是一条鼓励市民通过智能手机报告垃圾、涂鸦以及投诉服务问题的数字热线。自此之后,办公室又推出了“城市员工”(CityWorker),帮助市政当局的工作人员追踪每日任务,向上司及市民汇报工作进度。还有一些试验性项目,例如通过移动端支付违章停车罚单、对停车智能计费、对路面坑洼报告以及提醒司机可用停车位的街道感应器。
因为有了“城市员工”这一应用,9月一个晴朗的下午,约翰绍尔默使用安卓手机拍下一张空荡荡的人行道照片。绍尔默是一名30岁的波士顿市政员工,此刻他正在记录波士顿南区(SouthEnd)一堆废纸塑料袋的清理情况。有人通过“市民连线”应用报告了这堆垃圾,而清理后的现场照片将发送给这位反映情况的市民,证明他/她为城市的改善做出了贡献。照片也会进入一系列部门的地图,如记录市政员工工作地点的地图、坑洞报告地图以及其他。
科技应用在波士顿也有失败时。“市民连线”的文字版就完全是多余。而在破落的人行道登记坑洞,在杂乱垃圾混合的街区报告垃圾,似乎都是在做无用功。不过新城市动力办公室主任奈杰尔雅各布与克里斯奥斯古德认为,这一小步能在公众与政府间建立起更深厚的信任,为今后着手解决教育、住房等更艰巨的难题搭建一个平台。
发展中国家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在近年得到发展,移动科技为今后更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与市政治理挑战提供了一条经济的途径。
2026年,印度的城市人口预计将从总人口的31%增长至38%,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计划为100座新建和重整的智慧城市投资12亿美元。不过,在西部纺织城苏拉特,其人口只有500万,采用价格相对低廉的技术便能使城市大为不同。洪水警报系统使用温度、降水、风速以及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到的其他数据,综合从河水位标、卫星和其他来源得到的信息,建立起附近达布蒂河与乌凯水库的模型。算上市政府捐赠的土地若干,总成本还不到50万美元。而在2013年雨季期间,这一系统提前两天发布洪水预警,给当地市民购买抗洪物资、迁至高地留出了宝贵时间。第二个项目是,组织当地医疗人员通过网络和短信汇总数据,帮助卫生部门预测疟疾、病毒性肝炎、登革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的爆发时点,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蔓延扩散。
科技不仅是城市用来管理自身高速发展的工具;它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组成部分。哈佛经济学家、《城市的胜利》(TheTriumphoftheCity)一书作者爱德华格莱泽认为,从汽车到电子游戏,随着一个世纪以来的科技创新,空间距离不再那么重要,科技创造了一个更为“观念密集的复杂世界”,使得城市在近期再度复兴发展。作为社会性的存在,我们要在与他人紧密联系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科技正在“将我们带往一种依靠知识和创新得到高回报的经济,”他说,“将我们带往城市化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