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新闻 | 规划设计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风景旅游 | 园林城市 | 世界园林 | 风景园林师 | 花木资讯 | 人居环境 | 园林论坛 | 园林博客

《风景园林》2013年第5期内容简介(图)

http://www.www.hxycwz.com 2013-11-25 来源:《风景园林》杂志 作者: 发表评论(0)

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 景观规划 规划设计

  刊首语

  最近的一次兰州之行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城市遭受的水土流失之痛。一次大雨使得城市中几乎每条道路上都泥浆泛滥,待到雨后放晴,又是漫天尘土。

  兰州是我熟悉的城市。由于自然条件和千百年来的人为影响,延绵的城市南北两山在20年前大多是寸草难见的黄土荒山,每遇大雨,必有滑坡。兰州人从背冰上山、担水上山到在山上建设各种灌溉系统,经数十年的努力,使得南北两山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植被覆盖。然而由于黄土疏松及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仍非常严重。

  不仅仅是兰州,中国国土的37%都因水蚀或风蚀而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我们可以找到产生水土流失的许多自然因素,如中国疆域辽阔,地貌复杂;中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3;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并多有暴雨……这些的确是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然而,中国遭受水土流失的威胁仅仅是自然问题吗?兰州的这次经历让我产生疑问,为什么山上植被条件已普遍改善,但是山洪带来的泥浆冲入城市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以往?对比兰州市的新旧地图就能找到答案:曾经分布于南山下大大小小的池塘都消失了,黄河边的滩涂湿地也很稀少了,最大的郊野地“雁滩”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都是高楼和道路。一方面我们花费巨大的努力绿化荒山,另一方面我们又极为轻率地将城市中最为珍贵的可以滞纳山洪和雨水的湖泊与湿地填埋。兰州的生态环境和安全到底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最近出差去四川的一个丘陵城市,与兰州不同,那里山清水秀,经济富庶。然而城市也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正在建造的由城市高速公路入口到市中心5km长的“景观大道”,完全无视自然地形,平面上选线笔直,不允许有任何偏差,竖向上也要平坦,不允许有任何视觉上的起伏,不知是哪位的决策和手笔,其结果可想而知,沿路两侧的山体都是巨大陡峭的创伤面,再进行修复又谈何容易。这条路绝不是孤例,在许多地形复杂的城市中,我们随处可见不顾自然条件修筑的道路、建筑和社区。

分享到:
编辑:ljing
更多评论网友评论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评论:
企业服务

热点排行

    热门博文

    论坛热帖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hxyc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