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水源、能源、粮食的瓶颈问题是一个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的问题。淡水资源不断减少,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粮食供应不确定性愈加严重,这三个问题交互影响,给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环境带来不小冲击。
如何应对这样的瓶颈,10月20日,纽约理工学院和北京大学[微博]联合举办的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论坛“可持续性特大城市:粮食、能源、水及建成环境”国际研讨会给出了答案。
今年6月,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期间,6对中美机构在会议期间举行签字仪式,宣布加入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共同推进两国在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的合作。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于2008年12月启动,是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的创新机制,旨在鼓励中美两国地方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加强相关领域的合作,此前已有30对中美机构加入这一计划。
在研讨会期间,纽约理工学院(NYIT)院长爱德华·朱利亚诺(EdwardGuiliano)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表示,即使是纽约,曾经以及现在的世界上第一大城市,在10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在处理水和能源之间也学到了很多的经验教训。
预防比补救更加重要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平均,华北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7%,但是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41%,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6%,并且还是全国的主要煤炭产地。因此,为了支撑该地区城市用水、工业发展,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非常严重,甚至在河北出现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作为特大城市,北京要求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甚至考虑“以水控人”,以水资源作为限制条件,确定人口调控目标。爱德华认为,水是全球最不缺的资源。现在问题的症结是,人们希望免费获取水资源。“如果人们可以像付啤酒钱一样付水费的话,那就可以很好得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如果想要获得洁净的水就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投入。重点是北京需要多重渠道来获取水资源,比如除了南水北调工程外,还有开凿海底隧道,引入海水进行淡化处理。当然,还要使用高科技,减少水污染,高效使用水资源。比如农业上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循环使用水资源,在生活用水中应用传感器进行监测,防止水资源浪费等。
只是中国的大城市一边在叹息水资源的宝贵,另一边却时常遭遇“看海”的尴尬。这是因为屋面、道路、地面等过度硬化导致部分城市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造成城市“大雨必涝、雨后即旱”。这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水安全缺乏保障等问题。
朱利亚诺说,即使是纽约,曾经以及现在的世界上第一大城市,在10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尝试过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完善城市下水道工程,避免城市发生洪涝灾害,变水害为水利。“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他们通过及时调整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实施低影响开发模式、可持续排水管理、水敏感城市设计等,合理控制雨水径流,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他说。
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的中国也在寻求转变,今年10月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根据部署,目前各地正积极推进海绵城市试点,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订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江苏、安徽、辽宁等省还发文在全省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朱利亚诺说,目前中国城市出现的问题,在美国过去并不鲜见。只不过,预防比补救更加重要。纽约这个城市在建造之初,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善了,只是通过非常多的试错机会,让城市变得越来越好。这些也是中国特大城市以及即将成为特大城市的城市所需要面对的难题。对于这些城市的规划者来说,如果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话,就应该提前将基础设施建造得更好,因为他们还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这些,而不必重蹈国外城市的覆辙。
智慧城市需要依赖大数据
中国自1986年后,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但消耗大量水资源,还伴随而生严重的大气污染,导致近年来多个城市均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此外,水资源污染问题不断恶化,水资源的调集和处理环节也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中国面临着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保压力。
不过,2014年因在北京召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而罕见的出现蓝天,被称为“APEC蓝”。IBM[微博]大中华地区董事长陈黎明称,“APEC蓝”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背后涉及到大量的大数据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的决策。
朱利亚诺说,运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型城市是未来的趋势,这个时候大数据、物联网将在缓解城市交通、降低资源能效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未来,各国政府都要更加侧重水、能源和粮食管理的管理效率,因为节约能源就意味着节约水资源。其中很重要的是加强中美合作网络建设,将水源、能源、粮食项目纳入中美农业和粮食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寻求两国农业经济领域的贸易机会。
不过,技术发展也增加了大数据的安全风险。智能网络的相互连接,保证了信息的互通,如何保护它不受外来影响,也将会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最新评论: |
中国风景园林网版权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5 WWW.www.hxycwz.com